卫生间里,镜中的少年耳根绯红,那抹温热的气息和那句轻软的“最喜欢”仿佛还在耳廓边萦绕。苏晚晚溜走时留下的狡黠笑意和若有似无的馨香,让陈屿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呼吸。
他有些狼狈地拧开水龙头,用冷水扑了扑脸,试图压下脸上的热度,心里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一圈圈扩散,无法平静。
回到自己房间,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陈屿背靠着门板,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某种无形的负担。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依旧有些发烫的耳朵,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弯起一个弧度,连他自己都没察觉。
“啧,”他低声嘀咕,带着点无可奈何的笑意,“苏晚晚这家伙……现在是越来越不装了。”
话虽这么说,带着点抱怨的意味,可那压不下去的嘴角和眼底闪烁的光亮,却泄露了他心底最真实的感受——那是一种被珍视、被偏爱的,隐秘的喜悦。
他当然没有在暗爽……好吧,也许有那么一点点。但更多的是一种陌生的、带着点无措的悸动。他活了“两辈子”,在感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
上一世忙于生计,无暇他顾;这一世又用“兄妹”的标签把自己困住。
如今决心跨出那一步,才发现自己对于“恋爱”这件事,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
“不能这样,”陈屿走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了他认真的脸,=
“既然决定了,就不能什么都不懂。” 他骨子里带着上一世工作养成的务实和钻研精神。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他可不想用“我就是这种性格”
“我改变不了”当借口,最后把事情搞砸。那是对自己,更是对苏晚晚的不负责。
他点开浏览器,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输入了一个相对知名的问答社区网站——“问吧”。
注册登录,在情感咨询板块,他斟酌着词句,敲下了一个问题标题:
【真诚求助】如何与从小一起长大、像家人一样的女孩相处(双方互有好感)?
点击发布后,他盯着屏幕,又觉得这个表述似乎太模糊,容易引起歧义。他立刻在问题描述里补充道:
> 补充说明:女孩是以前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一些原因,现在类似于被我家收养的状态,我们感情很好。最近感觉彼此都有超越家人的好感,但不知道该怎么自然地过渡和相处,有点迷茫。求有经验的朋友指点一二,谢谢!
帖子刚发出去没多久,回复提示音就“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陈屿点开一看,前排的回复果然充满了网络特有的调侃气息:
> 网友A: 这还不简单?有事妹妹干,没事就……(后面是一串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 网友B:楼上真相了!楼主好福气啊!近水楼台先得月!
> 网友C:青梅竹马+养成系?这设定我熟!楼主大胆上!直接A上去!
陈屿看着这些不正经的回复,无奈地揉了揉眉心。他耐着性子往下翻,在一堆插科打诨中,一条ID叫“佳期与宁”的用户回复显得格外认真和有条理:
> 佳期与宁:
> 首先,最重要的是确认心意。你们需要明确,彼此的好感是异性间的吸引和喜欢,还是因为长期共同生活积累的深厚亲情更多?这点模糊不清,后续很容易出问题。找个合适的时机,坦诚地聊一聊,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要模棱两可。
> 其次,如果确认是喜欢,相处方式可以慢慢调整。不用一下子变得翻天覆地,那样反而别扭。可以从日常细节入手:
> 增加一些自然的肢体接触:比如过马路时轻轻牵一下她的手(注意自然和尊重),或者她头发乱了很自然地帮她捋一下。从一些不会让她觉得突兀的小动作开始。
> 语言上增加一点温度:减少强调家人关系的称呼频率(不是完全不用),偶尔用名字或者更亲昵的昵称(如果她不排斥)。多表达关心和在意,比如“今天降温,记得加衣服”,“看你好像有点累,早点休息”。
> 营造一点专属的“暧昧”氛围:比如记住她随口提过的小心愿,找机会默默帮她实现(一个小惊喜);或者分享只有你们俩才懂的梗和回忆。
>
> 最后,真诚和尊重是基础。不要操之过急,给她适应和思考的空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节奏要双方都觉得舒服才行。祝顺利!
这条回复像一道清泉,瞬间浇灭了陈屿心头的浮躁。他仔细读了两遍,觉得句句在理,尤其是“确认心意”和“从日常细节自然过渡”这两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他立刻在回复框里敲下:
> 楼主回复@佳期与宁:非常感谢!分析得很透彻,尤其是关于确认心意和自然过渡的建议,对我很有启发!我会好好想想的,谢谢!
几乎是秒回:
> 佳期与宁:不客气~ 能帮到你就好!感觉你们感情基础很深,只要真诚沟通,一定会很美好的!加油,祝你们早日心意相通,甜甜蜜蜜哦~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坏了,我陷入病娇青梅的陷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坏了,我陷入病娇青梅的陷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