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您这混种,已经是天然的杂交试验田了。林致远把保温杯里的咖啡喝完,空杯子在手里转着圈,两种玉米花期相近,蜜蜂传粉时很可能已经杂交了。他指着远处的蜂箱,黄色的蜂箱在油菜花田里像块醒目的补丁,但自然杂交不稳定,不如试试人工授粉。
爷爷的烟袋锅停在嘴边,火星烫了手指才慌忙甩掉。人工杂交?他往玉米地瞥了眼,老辈人说异种传粉会变怪胎,结的籽煮不熟。林致远从包里拿出两个纸袋,白色的硫酸纸袋上印着细密的网格:这是隔离袋,套在雌花上能避免杂粉污染。他展开纸袋给我们看,边缘的细铁丝能固定在穗轴上,月光籽做母本,授金疙瘩的花粉,说不定能得到又甜又高产的新品种。
我接过纸袋时,指尖触到网格的纹路,忽然想起小时候帮爷爷给玉米去雄,他教我把雄穗掐下来喂羊,玉米才肯长籽。那时的玉米地都是月光籽,风一吹雄穗的花粉像金雾,落在胳膊上痒痒的。林致远正用镊子夹起朵金疙瘩的雄花,花粉簌簌落在他的白衬衫上,像撒了把碎金。
您看这花粉活力,他把雄花凑近阳光,金色的粉末在气流中飞舞,现在正是授粉的好时机。他从帆布包抽出支毛笔,笔锋柔软得像柳絮,用这个蘸花粉,轻轻扫在月光籽的雌花丝上,成功率很高。他示范着往朵刚吐丝的月光籽雌花上扫花粉,红色的花丝沾了金粉,像突然开了细小的金花。
爷爷蹲在旁边抽烟,烟圈在我们头顶打了个转。这法子倒新鲜,他磕掉烟灰,忽然站起身往自家玉米地走,我那几垄月光籽刚出雌花,去试试。林致远立刻跟上,帆布包在身后颠得厉害,金属仪器发出轻响,像谁在轻轻敲打着春天的门。
我拿着毛笔站在玉米地里时,正午的阳光穿过叶隙落在雌花丝上。红色的花丝沾着我的指尖,像触到了土地的脉搏。林致远教我把隔离袋套在授粉后的雌花上,用细铁丝固定好,三天后再拆开,保证杂交成功。他的白衬衫被汗水浸得发皱,却在给我演示打结时格外认真,这活要细心,就像给土地写情书,得让每粒种子都感受到诚意。
日头偏西时,林致远在笔记本上画了张杂交示意图,母本月光籽和父本金疙瘩的穗轴被圈起来,中间画着个大大的加号。等秋收时,这些杂交穗结的种子,就能长出新的玉米苗。他把笔记本递给我,到时候我再来,咱们一起选种。帆布包的拉链声里,我听见他对爷爷说:这些老品种是活的文物,比博物馆里的标本珍贵多了——它们还能发芽,还能结籽,还能跟着时代往前长。
爷爷把林致远送的包谷种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那是袋包装简单的紫玉米种子,标签上只有手写的云紫1号明年开春,咱们在东洼地试试。他拍着我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过我的衬衫,你爷爷我种了一辈子地,还没见过玉米能长出紫色的籽。
林致远的自行车消失在村口时,车后座的帆布包忽闪忽闪的,像只装着星光的袋子。我蹲在下午授粉的玉米垄前,隔离袋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红色的雌花丝从袋口探出来,沾着夕阳的金粉。远处的金疙瘩田垄笔直,像被尺子量过;而我家的混种玉米地,新苗和老苗交错着,在暮色里舒展枝叶,像幅正在生长的画。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秒种大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