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工作部署大会在一种凝重而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结束了。村干部们带着各自繁重的“三提五统”征收任务,三三两两地议论着离开,脸上大多愁眉不展。镇干部们也各自收拾东西,低声交流着,会议室里重新充满了嗡嗡的嘈杂声。
李腾负责收拾主席台和整理会议记录。当他清理到副镇长钱卫东的座位时,发现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旁边还洒落着一些烟灰,显示出其主人开会时内心的焦躁与不耐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玉梅副书记的座位,桌面干净整洁,连茶杯都摆放得端端正正。
这种细节上的差异,仿佛正是青林镇领导班子内部复杂性的一个微小缩影。李腾一边收拾,一边回味着刚才会议上观察到的一切,心中那幅“班子画像”的线条,需要勾勒得更加精细和深入。 散会后,李腾抱着一摞文件回到党政办公室。王守礼主任去参加后续的班子小范围会议了,办公室里只有张小斌在对着窗口发呆。 “唉,又是硬仗啊,”张小斌转过身,叹了口气,“‘三提五统’,年年都是最难啃的骨头,下面村里抵触情绪大,咱们党政办光是催报表、写汇报就得掉层皮。”
李腾放下文件,顺势问道:“小张,我看今天钱镇长发言的时候,火气好像特别大?” 张小斌撇了撇嘴,压低声音:“他?他火气能不大吗?分管乡镇企业,今年县里下的增长指标又涨了一截,可咱们镇那几个厂子,砖瓦厂半死不活,石灰窑安全隐患一堆,竹编厂都快关门大吉了。完不成任务,他第一个挨板子。而且……”
他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几不可闻,“我听说,他跟县乡镇企业局的马局长关系不一般,是马局长的老部下,算是‘嫡系’。可马局长眼看也快到点了,钱镇长要是这几年再上不去,以后怕是难了。他心里能不急吗?” 李腾心中一动,这印证了他之前的一些猜测。钱卫东的跋扈,不仅源于其性格,更源于其背后的靠山和自身的晋升焦虑。这种关系,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镇一级的权力与县里的势力连接起来。 “那孙书记呢?”李腾继续请教,“我看她好像……不太买钱镇长的账?” “孙书记?”张小斌脸上露出几分敬畏,“那可是个厉害角色,油盐不进的主儿。她是从县纪委下来的,据说就是因为太讲原则,得罪了人,才‘发配’到咱们青林镇当了这个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她来了以后,狠抓作风,镇里以前一些不清不楚的账目、吃清风气,收敛了不少。钱镇长那些路子,她最看不惯。有好几次,因为接待超标或者项目程序问题,她在班子会上直接跟钱镇长顶起来,一点面子都不留。周书记有时候都得出来打圆场。”
李腾若有所思。孙玉梅的存在,像是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某些潜规则,但至少形成了一种威慑,让钱卫东这样的人在行事时不得不有所顾忌。她是这个权力生态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平衡器和监督者。 “那赵委员和陈部长呢?”李腾不想错过这个了解情况的机会。 “赵委员啊,管组织的,人挺闷,但位置关键。咱们镇里中层干部的调整、推荐,都得过他这一关。他是周书记一手提起来的,对周书记忠心耿耿,算是周书记在组织人事上的‘守门人’。至于陈部长,”张小斌笑了笑,“人武部相对独立,陈部长人也爽快,不掺和镇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就管好他那一亩三分地,征兵、训练,完成好任务就行。大家都乐意跟他打交道,没那么多心眼。”
正说着,门口传来脚步声,两人立刻停止了交谈。是组织委员赵为民走了进来,他依旧是那副微微低着头、谨小慎微的样子,对李腾和张小斌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走到文件柜前找了一份文件,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看见没?”张小斌用眼神示意,“就这风格。” 下午,李腾被王守礼叫去,协助整理一份需要报送县委组织部的干部名册。在翻阅各站所负责人和副职档案时,李腾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赵为民这个组织委员的影响力。许多干部的履历上,都有在关键节点被调整、推荐的记录,而这些记录的背后,往往能看到周德海执政思路的延续和赵为民具体操作的痕迹。
这让他明白,在乡镇,用人权是书记最重要的权力之一,而组织委员就是这项权力的具体执行者和维护者。 下班后,李腾没有立刻回宿舍,而是鬼使神差地又走到了中心小学门口。他希望能再次遇到张薇,仿佛只有在那充满书卷气的环境中,才能暂时忘却镇政府大院里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今天运气不错,张薇正拿着一把扫帚,在打扫校门口那棵大梧桐树下的落叶。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张老师。”李腾走上前,打招呼道。 张薇抬起头,看到是李腾,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李干事,是你啊。下班了?” “嗯。”李腾点点头,看着她打扫,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扫帚,“我来帮你吧。” 张薇没有拒绝,站在一旁,看着李腾笨拙却认真地扫着落叶。“你们今天开大会了吧?我看街上好多村干部。”“是啊,部署夏收和‘三提五统’的工作。”李腾一边扫地一边回答,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感觉压力很大。” “怎么了?”张薇关切地问,“遇到难处了?” 李腾停下动作,看着张薇清澈的眼睛,忽然有了一种倾诉的欲望。他没有提及具体的人事,只是泛泛地谈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政策落地的艰难,以及不同领导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想法。 “我感觉……在这里工作,光会写材料、听话办事还不行,还得……还得会看,会想。”李腾斟酌着用词。 张薇安静地听着,然后轻声说道:“我虽然不懂你们政府里的事,但我觉得,不管在哪里,做人做事,守住本心最重要。就像教学生,有的孩子聪明但调皮,有的孩子愚钝但努力,做老师的,心里要有一杆秤,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公平对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何以为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