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匠神初遇(上)——落魄的举人
夏末的西山皇庄,蝉鸣聒噪得如同八百个方正化同时在耳边念叨“王爷小心烫”。
朱由检一身轻薄的素色细麻道袍,坐在水榭里,面前摊着几张画得鬼画符似的图纸——那是他记忆中简易车床的传动结构分解图。可惜毛笔不听使唤,画出来的齿轮不像齿轮,倒像被踩扁的癞蛤蟆。
“王爷,宋先生的车驾已过清河店,估摸着再有小半个时辰就到了。”方正化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水榭门口,声音压得极低,脸上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朱由检精神一振,立刻把那几张“癞蛤蟆图”扫进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藤编小箱里,扣上铜锁。他站起身,走到水榭边,望向庄外那条在烈日下蒸腾着热气的土路。
“都安排妥了?”
“王爷放心,”方正化垂手回道,“茶馆那边,李总旗的人扮作歇脚的客商,座位都占好了,就留窗边那张清净桌子。掌柜的是咱们的人,茶水点心都是庄子上送去的,干净。引路的庄户也机灵,只说是附近庄子管事的少爷,好读书,想请先生指点学问。”
“好,”朱由检点点头,又忍不住问,“依你看,这位宋先生,眼下境况如何?”
方正化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回王爷,李总旗的人一路跟着,看得真真的。宋先生…着实是有些落魄了。身上的青布直裰洗得发白,下摆还蹭了泥点子。雇的那辆骡车,是清河店车马行最便宜的那种,连个遮阳的篷子都没有。晌午在路边歇脚,只啃了两个自家带的硬面饼子,连碗汤都舍不得买。不过…”
“不过什么?”
“精神头倒是不差,”方正化回忆着探子的描述,“一路都在看沿途的田亩水渠,有时还停下步子,蹲在田埂上拨弄庄稼,跟歇脚的老农攀谈,问得极细。进了咱们地界,看见庄子上新修的那条引水小渠,眼睛都亮了几分,驻足看了好一会儿呢。”
朱由检嘴角微微勾起一丝笑意。这就对了。一个屡试不第、囊中羞涩,却依旧对脚下的土地、对稼穑之事抱有赤诚之心的宋应星,正是他需要的“匠神”。
“走,换身行头。咱们也去‘偶遇’一下这位心忧天下的宋举人。”
---
西山脚下,官道旁。
一间挂着褪色“清泉居”布幡的简陋茶馆,此刻成了烈日下旅人难得的喘息之所。简陋的方桌条凳坐了不少人,多是贩夫走卒,汗味、尘土气和劣质茶叶的味道混在一起。
靠窗唯一一张稍微干净些的桌子旁,坐着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正是宋应星。他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癯,眉眼间带着挥之不去的书卷气和长途跋涉的疲惫。身上的青布直裰确实旧了,袖口磨得起了毛边。他面前放着一碗最便宜的粗茶,正小口啜饮着,目光却透过敞开的窗户,落在茶馆对面那片精心侍弄的菜畦上,眉头微锁,似乎在思索什么。
“店家,这茶…能续些水么?”宋应星放下碗,声音温和,带着点江西口音。
“来嘞!”一个围着油腻围裙的伙计提着大铜壶过来,麻利地给他添满滚水,水汽蒸腾。
“小哥,叨扰一句,”宋应星指了指窗外,“对面那片菜地,引水的沟渠挖得颇见章法,深浅、坡度都拿捏得准,不知是哪位高人的手笔?”
伙计咧嘴一笑,带着几分得意:“高人不敢当,是我们东家少爷带着人弄的!我们少爷啊,别看年纪轻,就爱琢磨这些田里水里的门道!喏,您瞧,那不是来了!”
宋应星顺着伙计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官道上,一辆半旧的青篷骡车“嘎吱嘎吱”地驶来,在茶馆门口停下。车帘一掀,跳下一个穿着宝蓝色绸衫的少年郎。约莫十二三岁年纪,眉眼清俊,皮肤白皙,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只是神态间并无寻常纨绔的骄纵,反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沉稳。他身后跟着个五十来岁、管家模样的精瘦老者(方正化),和一个沉默高大的青衣仆从(乔装的王府护卫)。
少年一下车,目光便扫过茶馆,精准地落在了靠窗的宋应星身上,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点少年人好奇的明朗笑容,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掌柜的,老规矩,两壶好点的‘雨前’,再上几样清爽的点心!”少年声音清亮,透着熟稔,径直走到宋应星桌旁,拱手一礼,动作带着点刻意模仿大人的生涩,却又不失礼数,“这位先生请了!晚生朱明,是附近庄子的。看先生气度不凡,必是饱学之士,斗胆叨扰,拼个桌可好?这茶馆地方小,就您这窗边敞亮些。”
宋应星连忙起身还礼:“不敢当,不敢当。小公子请自便,桌位空着,何来叨扰。”他打量着这衣着光鲜却态度谦和的少年,心中有些讶异。此地乡野,竟有如此人物?
朱由检(朱明)毫不客气地在宋应星对面坐下,方正化垂手侍立一旁,那青衣护卫则守在了门口,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嘈杂的茶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在造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