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魏忠贤的崛起——客氏的影子
紫禁城的风,仿佛一夜之间就带上了阉人特有的阴柔与粘腻。泰昌帝的棺椁尚未移入山陵,新皇朱由校的登基大典也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但宫里的空气,却悄然发生了某种微妙而致命的变化。
朱由检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信王府,宽大粗糙的斩衰孝服还挂在身上,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香烛和纸灰味儿。方正化无声地侍立一旁,眼神比往日更加警惕。王心之小心翼翼地端来热水和干净的素色常服,大气不敢出。
“殿下,您……节哀。”王心之看着自家殿下略显苍白的小脸,低声劝慰。
朱由检没说话,只是挥挥手,示意他放下东西出去。他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望着窗外庭院里新挂上的白幡在风中无力地飘动,眼神却异常清亮。哀?或许有一点,为一个只见过几面、印象模糊的皇兄。但此刻占据他心神的,是乾清宫灵前那令人心悸的一幕幕——朱由校的茫然恐惧,客氏那精明的、带着掌控欲的眼神,魏忠贤那如同毒蛇般蛰伏的阴冷,以及朝臣勋贵们在梓宫前就已开始的赤裸裸的权力角逐。
历史的车轮正沿着他记忆中的轨迹,不可阻挡地向前碾压。而他,必须在这滔天巨浪中,扮演好那个“无害”的信王。
“方正化。”朱由检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奴婢在。”
“这几日,宫里宫外,有什么特别的风吹草动?”朱由检端起微温的茶杯,小口啜饮,眼神却锐利如刀。
方正化立刻躬身,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情报人员特有的精准:“回殿下,皇长子殿下……不,是新帝陛下,自灵前回宫后,便深居乾清宫偏殿,除客氏夫人及少数近侍外,几乎不见外人。朝臣递上的奏疏,皆由司礼监代转。内阁几位阁老数次求见,皆被客氏夫人以‘陛下悲痛过度,龙体欠安’为由婉拒。”
“哦?”朱由检指尖轻轻敲击着茶杯,“那……魏忠贤呢?”
“魏公公……”方正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凝重,“其活动异常频繁。司礼监内,原本秉笔太监王安公公尚能主事,但这两日,奴婢听闻,魏公公在司礼监行走,俨然已有主事之姿。他频繁出入乾清宫偏殿,与客氏夫人密谈。更关键的是……”他顿了顿,“东厂那边,原提督太监病重不起,陛下……据说是客氏夫人提议,已下旨由魏忠贤暂代提督东厂事!圣旨已明发!”
啪嗒!
朱由检手中的茶杯盖轻轻磕在杯沿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提督东厂”这四个字从方正化口中确认,他的心还是猛地一沉!
东厂!这个令大明百官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这个能越过刑部、大理寺,随意侦缉、逮捕、刑讯的恐怖机器,此刻,竟然落入了魏忠贤之手!这简直是给一头饥肠辘辘的恶虎,递上了最锋利的爪牙!
“王安呢?他就没什么反应?”朱由检追问。王安是宫里少有的正直老太监,也是魏忠贤掌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方正化摇摇头:“王安公公……处境堪忧。奴婢听闻,魏忠贤在陛下面前,多次隐晦提及王安公公‘年迈昏聩’、‘办事不力’,甚至……影射其与外朝某些大臣‘过从甚密’。客氏夫人也在旁帮腔。陛下似乎……颇为信任魏、客二人之言。”
朱由检冷笑一声。污蔑、构陷,排除异己,这是阉党起家的老套路了。王安一个无权无势的老太监,如何能抵挡住魏忠贤和客氏这对内外勾结的组合拳?朱由校那个木匠皇帝,耳根子软,又极度依赖客氏这个“贴心人”,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是必然的。
“还有,”方正化继续道,“内廷二十四衙门中,一些关键位置,如御马监、尚膳监、印绶监的掌印、佥书太监,已开始悄然换人。奴婢查探到,新上任者,多与魏忠贤有旧,或是其同乡、亲信。动作极快,且……无声无息。”
渗透!清洗!魏忠贤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将他的人安插到内廷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掌控了皇帝的生活起居(尚膳监)、兵符印信(印绶监)、宫廷卫队(御马监),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内廷!再加上东厂这把悬在百官头上的利剑……
朱由检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魏忠贤的崛起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
就在这时,王府管事王心之在门外低声禀报:“殿下,宫里来人了。是……魏公公派来的。”
朱由检和方正化对视一眼。来了!
“请进来。”朱由检立刻收敛起所有锋芒,脸上迅速换上一种符合他年龄的、带着些许疲惫和茫然的神色,身体也微微佝偻了些,仿佛还没从丧兄之痛中缓过神来。
一个面皮白净、眉眼带着几分精明算计的中年太监,在两名小太监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他穿着光禄寺少监的服饰(内官官职),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带着谄媚和恭敬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在造大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在造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