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深夜,是连星光都要被吞噬的墨色深渊。
黑潮支流在此处与近海环流交汇,形成流速达 1.2 米 / 秒的暗流,浑浊的海水裹着深海特有的咸腥气;
那是浮游生物、沉船残骸与海底火山岩分解物混合的味道,一遍遍撞向舰体,发出 “轰隆 —— 哗啦” 的闷响。
像沉睡了千年的深海巨兽翻身时的呼吸,震得 “西宁号” 驱逐舰的甲板都在轻微震颤。
特混舰队在浪涛里压着 12 节的低航速游弋,这是经过无数次隐蔽航行验证的 “静音航速”,既不会因航速过慢被海流带偏航向,也能将舰体噪音控制在 90 分贝以下,与海洋背景噪音几乎融为一体。
舰队核心是 052D 型驱逐舰 “西宁号”,其满载排水量 7500 吨,舰艏劈开的浪痕泛着细碎的磷光,那是被螺旋桨搅动的夜光藻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弱荧光;
左侧的 054A 护卫舰 “湘潭号” 舰桥上方,H/SJG-206 型反潜雷达天线以每分钟 6 圈的速度缓慢转动,雷达罩上的防腐蚀涂层在夜色里泛着暗灰色;
后方的 901 型补给舰 “呼伦湖号” 像座沉稳的移动堡垒,满载的燃油、淡水与弹药让它的吃水深度达到 12 米,舰体两侧的稳定鳍完全展开,抵御着 3 米高的涌浪。
所有外露灯光都被三层防光膜严严实实裹住 —— 最内层是吸光绒布,中间是防红外辐射涂层,外层是防微光探测薄膜,确保舰队在夜视仪与卫星侦察下完全 “隐身”。
只有 “西宁号” 作战指挥中心的舱门缝隙里,漏出几缕幽蓝的屏光,映得走廊地面像结了层薄冰,连走动的水兵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生怕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指挥中心内,空气稠得能拧出水。
36 块高清显示屏组成的主战术墙亮得刺眼,屏幕边缘的散热风扇发出细微的 “嗡嗡” 声,成了这个密闭空间里唯一的背景音。
左侧 “湘潭号” 实时传回的声纳图谱上,绿色波纹以每秒 2 次的频率扫过深蓝色的海图,波纹边缘偶尔出现的浅灰色杂波,被系统自动标注为 “抹香鲸低频声波 —— 无威胁”;
中间区域,代表己方三艘舰艇的绿点呈标准的 “三角防御阵” 铺开,间距精确到 1.5 海里 —— 这是东部战区海军经过 200 余次反潜演练验证的最优阵型,既能让三舰的声纳探测范围形成互补,又能在遭遇突袭时快速形成交叉火力;
右侧三个醒目的红点正以 5 节的速度龟速移动,图标下方标注着 “幽灵 Ⅲ 型无人潜航器” 的黑色字样,每个红点旁都跟着一行橙黄色小字:“携 30mm 水下机枪(钨合金弹头,射速 600 发 / 分钟)+ 电磁切割臂(最大切割厚度 15mm 钛合金),威胁等级:高”。
更远处,一片 200 平方公里的淡黄色 “阴影区” 像块补丁压在海图上,标注信息密密麻麻:
“平均水深 1850 米,最大水深 2300 米,海底地形:马里亚纳海沟延伸段(海沟 + 火山岩),海水温度 4℃±0.5℃,盐度 35‰,声纳探测准确率<30%”—— 这片海域是 “暗网联盟” 遗失装置的沉没区,也是今晚所有危险的核心。
三天前,这个由多国雇佣兵组成的非法组织,在试图将装置运往西太平洋某秘密基地时,遭遇台风 “海燕” 袭击,运载潜艇沉没,装置随之一同坠入这片深海,而装置里存储的,是他们近三年窃取的我国海军演习数据,以及西太平洋 12 个水下基站的精确坐标。
陆衍之站在战术墙前,藏青色作训服的领口系得严丝合缝,肩章上的两杠二星在屏光下泛着冷芒。
他刚摘下加密耳机,耳罩里还残留着东部战区联指王将军沉得像礁石的声音:
“衍之,那装置里的东西比金子还金贵 —— 捞不上来,整个东海的反潜部署就得推重练,过去五年的演练成果等于白费;
留了活口,下个月与俄罗斯海军的‘蓝剑’联合演习就得换海域,咱们丢不起这个人。”
这位 42 岁的驱逐舰舰长,曾在 2021 年东海军演中创造过 “单舰拦截三枚超音速反舰导弹” 的纪录,当时他指挥 “西宁号” 连续启动舰载防空系统;
用红旗 - 9 远程导弹、红旗 - 10 近程导弹与 730 近防炮组成三层拦截网,将模拟敌方的导弹全部击落,事后被战友们称为 “东海铁壁”。
此刻,他的战术终端屏幕上,最高级别的 “利剑授权” 图标正闪着红色警示光 —— 这意味着他能直接调用 “高分七号” 卫星的实时成像(分辨率达 0.5 米,能清晰识别海面上的易拉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