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极其简短,却字字惊心:“押解王弼之官差队副,昨夜酒后失言,炫耀横财,疑被锦衣卫暗桩所闻。该队明日即将启程。危!”
林霄看到这纸条,眼前猛地一黑,几乎晕厥!
怕什么来什么!
他千算万算,叮嘱了又叮嘱,一定要找可靠、嘴严的人!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一个押解流犯的低级队副,竟然如此蠢笨,酒后失言!而且还可能被锦衣卫的暗桩听了去!
锦衣卫无孔不入,一旦他们对这支押解队伍产生了怀疑,沿途必然会严密监视!甚至可能直接插手!那他之前所有的心血,所有的冒险,不仅将付诸东流,更会立刻引火烧身!一旦锦衣卫顺藤摸瓜…
“蠢货!该死的蠢货!”林霄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立刻掐死那个坏事的队副。
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必须立刻进行危机处理!必须在锦衣卫真正采取行动之前,弥补这个漏洞!
怎么办?
立刻通知“驼爷”放弃这条线,切断所有联系?那王弼在路上必死无疑,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派人去灭口那个队副?风险更大,几乎等于直接告诉锦衣卫此地无银三百两。
时间紧迫,必须在今夜做出决断!
林霄在屋里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冷汗再次浸湿了他的衣衫。
最终,一个极其大胆、险中求胜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既然无法消除怀疑,那就利用这个怀疑,制造另一个“真相”!
他立刻铺纸研墨,以最快速度写下新的指令,字迹因急促而略显潦草,但意思无比清晰:
“紧急:立刻散播谣言,称那队副所炫耀之横财,实为都察院某御史,隐去韩宜可之名,但暗示其刚正背景所派暗探所赠,意在令其沿途‘善待’王弼,实为暗中记录其是否仍有怨望之言、或有无同党试图接触,以期深挖蓝党余孽!务必将此谣言巧妙传入今日听闻其酒后失言的那些人耳中,尤其是可能存在的锦衣卫暗桩耳中!要快!在其启程前!”
这是一个移花接木、祸水东引之计!既然贿赂之事可能暴露,那就将其扭曲成“都察院御史为查案而进行的暗中调查”!这符合逻辑,也能解释为何会给钱,甚至能迎合锦衣卫和皇帝深挖余孽的心理!如此一来,那个队副的“横财”就有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对锦衣卫来说甚至可能是“友军”的解释!而都察院背景的暗示,也能让锦衣卫在插手前有所顾忌,毕竟体系不同。
此举无疑是将风险部分转嫁到了都察院,甚至隐隐指向了韩宜可,极其不厚道,但这是林霄在短时间内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化解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的办法!他只能在心中对韩宜可说声抱歉了。
指令通过最紧急的渠道发出。林霄一夜未眠,心如油煎,等待着命运的回响。
第二天午后,最新的消息传来,字里行间都透着惊险:“谣言已散。锦衣卫似有人至押解队询问,队副依计改口,称乃都察院暗探所为。锦衣卫将信将疑,未再深究,但料会加派暗哨随行监视。险过剃头!”
读罢,林霄长长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般瘫倒在椅子上,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又渡过一劫。
但王弼的流放之路,注定将在一片严密的监视中进行。他原先计划的任何中途接应或“偷梁换柱”的可能性,几乎被彻底堵死。
前途,依旧一片艰难。
每一次看似成功的进展,背后都是数不尽的险象环生和急智挣扎。
经历了一连串险象环生、几乎将心神绷断的危机后,林霄如同被暴雨冲刷过的孤鸟,羽毛凌乱,精疲力竭。他缩在自己那间简陋的小院里,足有数日未曾外出,除了点卯应值,便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
翰林院中关于蓝玉案的恐怖传闻依旧甚嚣尘上,每一个新被投入诏狱的名字都引来一阵压抑的惊呼和更深的恐惧。林霄混迹其中,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被天威雷霆吓破了胆、终日惶惶的小官形象,唯有回到这方寸之地,那强撑的镇定才会彻底瓦解,露出深藏的疲惫与后怕。
韩宜可的警告言犹在耳,锦衣卫的冰冷目光仿佛仍在背后逡巡。那个押解王弼的队副酒后失言引发的风波,虽然凭借急智勉强搪塞过去,但其带来的阴影却久久不散。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行动已然留下了过多的痕迹,就像在雪地上行走,无论如何小心,终究会留下脚印。此刻,任何一丝不必要的举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必须静默。”他对自己说,声音沙哑而干涩。他强迫自己暂停了几乎所有主动的联系。给“驼爷”和琼州方向的指令变得极其稀少,且内容高度简化和加密,只保留最核心的信息传递,频率也降到最低。他如同一只受惊的鼹鼠,深深潜入地底,屏息凝神,等待着外界最猛烈的风暴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