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考古队在沉船西北方向两百米处,又有了意外发现。声呐探测仪显示,那里有一处方形的石质结构,林新宇操控水下机器人靠近,发现那是一座水下古墓,墓门是用青石板砌的,上面刻着“明漕工陈茂之墓”六个字,旁边还刻着一艘小小的漕船图案,漕船的帆上刻着“平安”二字,和陈茂手腕上的手环一模一样。
“是陈茂的衣冠冢!”程远突然想起麻纸上的话,“他的家人肯定知道他遇难了,却找不到尸骨,只能在这里为他建了衣冠冢,还把他最牵挂的漕船和平安刻在墓门上。”林新宇操控机器人推开墓门,墓室里放着一口楠木棺材,棺材旁摆着一个陶制的粮袋模型,袋身上用朱砂写着“永乐十二年,漕粮一石”,还有一个小小的陶娃娃——应该是陈茂没见过面的孩子的象征。
林珊对棺材里的骸骨进行DNA检测,结果显示,这具骸骨是一位中年女性,基因与陈茂有亲属关系——应该是陈茂的妻子。骸骨的手里还攥着半块玉佩,和陈茂的那块正好能拼成完整的圆形,拼成的图案是一艘漕船,正朝着宝山航标行驶。“他们生前没能在一起,死后却在这里团聚了。”张瑜轻声说,眼里满是感慨。
夕阳西下时,考古队在宝山土墩遗址旁立起一座纪念碑,碑身是用从沉船附近打捞的青石板做的,正面刻着“明永乐十二年 漕运船‘漕字四百二十三号’船员陈茂及众漕工遇难处”,背面刻着陈茂麻纸上的那句话:“若平安归,便带你来看航标,再给娃买块糖。”上海陈氏家族的后人赶来,捧着族谱对着纪念碑深深鞠躬,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说:“先祖,我们找了你六百年,今天终于带你回家了。”
“探海号”驶离长江口时,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握着那两块拼成圆形的玉佩。张瑜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咖啡:“在想什么?”“在想陈茂和他的妻子,还有当年所有的漕工。”程远望着远处的宝山,夕阳把土墩染成金色,“他们冒着风浪,顶着苛政,把粮食从江南运到北方,为的只是家人的一句平安,却把命留在了这片海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故事讲下去,不让他们被历史遗忘。”
张瑜轻轻点头,突然指着远处的海平面:“你看,那艘集装箱船,是不是正沿着当年的漕运航线行驶?从江南到北方,只是现在不用再担心暗礁和风浪了。”程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集装箱船像一座移动的城堡,在海面上平稳航行,他突然笑了:“是啊,他们的愿望,现在实现了。”
郑海峰在驾驶室里喊:“程队!下一站去哪?史料说山东登州有明代漕运的仓库遗址,叫‘百万仓’,是当年存放漕粮的地方,要不要去看看?”程远望着辽阔的大海,手里的玉佩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去!只要还有漕运的故事没被发现,我们就继续找。”
“探海号”的船帆在风中展开,船灯的光晕在海面上铺开,像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漕运航线,带着那些被遗忘的生命与牵挂,继续向前航行。程远知道,他们的考古旅程还没结束,因为这片海里,还藏着太多像陈茂一样的故事,等着他们去打捞,去诉说。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考古浮海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