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岩柱不仅是导航标志,更是活的潮汐表!”程远难掩激动,伸手抚摸着岩柱上的刻度,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传递着千年前的海水温度和越人探索海洋的智慧。
林珊将数据导入潮汐模型,计算机快速模拟出三天后的场景:满月之夜,天文大潮将使这片海域的水位上涨12米,而锚阵中心的海底洼地,将露出一座六边形的石砌平台。
更令人惊奇的是,平台上刻满了与周髀算尺同源的星象图,仿佛是越人留给后世的又一个神秘谜题。
突然,潜水舱剧烈摇晃起来,声呐显示有一个巨大的物体正在接近。
程远盯着屏幕,那些光点组成的图案让他瞳孔骤缩——是玄鸟,和青铜钱币上的图腾一模一样。这个由无数发光生物汇聚而成的玄鸟虚影,正朝着锚阵中心俯冲而下,仿佛在守护着这片海底的秘密。
三天后的清晨,天文大潮如约而至。
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探海号”船身,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程远和林珊乘坐特制小艇,在翻涌的浪涛中艰难地朝着锚阵中心驶去。此时的海水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寒而栗。
随着潮水逐渐退去,一座直径百米的石砌平台缓缓浮出水面。平台表面布满了用贝壳镶嵌而成的云雷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美轮美奂。
平台中央,一艘巨大的青铜古船半埋在淤泥中,船身覆盖着厚厚的藤壶和珊瑚,仿佛是一位沉睡千年的巨人。
程远和林珊小心翼翼地登上平台,脚下的石板传来空洞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他们开始用高压水枪清理船身的附着物,随着藤壶和珊瑚被逐渐清除,令人惊叹的发现接连出现。船身表面用陨铁镶嵌着巨大的二十八宿星图,每颗星点都嵌着夜明珠,即使在阴暗处,依然散发着幽蓝的光芒,宛如将星空镶嵌在了船身之上。
船头的司南勺虽然锈迹斑斑,却依然固执地指向磁北方向。
勺柄末端雕刻的玄鸟栩栩如生,羽翼上的羽毛纹理清晰可见,仿佛随时都要冲破岁月的禁锢,振翅高飞。
“船尾有铭文!”林珊突然兴奋地喊道。她跪在潮湿的甲板上,手中拿着软毛刷,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淤泥。
随着泥土被一点点刷去,青铜板上的鸟篆文逐渐显现出来:“越王翳三十五年,命良工铸司南,凿海渠通于夷洲,以星图为引,八风为使。”
程远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突然想起周髀算尺的刻度——经过仔细测量和计算,古船的长度,恰好是北极星在特定纬度投影高度的一百倍。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他意识到这艘古船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越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探索海洋、连接天地的伟大杰作。
在船舱深处,他们发现了一个用龟甲密封的木匣。当木匣被打开的瞬间,一股陈年酒香扑面而来,让人陶醉。
木匣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块玉牌,分别刻着“炎风”“滔风”等八风符号,还有四块刻着神秘的星象图。
林珊举起其中一块玉牌,阳光穿过上面的镂空纹路,在甲板上投射出与海底锚阵相同的图案。
这一刻,所有的线索仿佛都串联在了一起,越人的航海体系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就在这时,程远注意到船舷内侧有一些特殊的凹槽。
当他将从珊瑚礁获取的青铜组件嵌入其中时,整艘船突然发出一阵嗡鸣,船头的司南勺开始飞速旋转,最终稳稳地指向台湾海峡深处的某个坐标。
海面上,成群的海豚跃出水面,排成整齐的队列,仿佛在为他们指引方向,为这场跨越千年的探索之旅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满月之夜,皎洁的月光洒在南海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撒落了无数颗璀璨的珍珠。
程远和林珊再次登上那座神秘的石砌平台,感受着海风的轻抚和月光的温柔。此时的海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漫天星辰,却泛着奇异的幽蓝荧光,仿佛是一片梦幻般的星海。
程远手中的青铜钱币突然发烫,表面的星象纹路发出微弱却耀眼的光芒,与船头的司南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林珊将复原的越人星盘置于司南上方,月光穿过星盘上精美的孔洞,在海面上投射出一幅动态的星图。
神奇的是,星图上的每颗“星”,都准确对应着他们在海底的考古发现,仿佛是越人在千年之前就为他们留下的寻宝地图。
海底深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共鸣声,如同远古的钟鸣,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司南勺停止了旋转,稳稳地指向正东方向。程远望着海平线,脑海中突然想起《禹贡》中的记载:“江汉朝宗于海。”
这一刻,他终于恍然大悟,越人构建的不仅仅是一条条航海路线,更是一个将天文、地理、潮汐完美融为一体的宏大宇宙观。
他们以星辰为坐标,以季风为动力,以潮汐为时钟,将整个海洋变成了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罗盘,指引着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考古浮海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