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幽城的晨光刚漫过灵枣林的树梢,学堂屋檐下的枣干就泛着暖红的光。陆沉踩着木梯,伸手将最上层竹篾上的枣干拢了拢 —— 经过三天的晾晒,枣肉已经缩成半透明的琥珀色,指尖碰上去,还能闻到浓得化不开的甜香。
“陆大哥,小心点!别把枣干碰掉了!”
阿禾举着竹篮站在梯下,身后跟着十几个孩子,每人手里都攥着块干净的粗布。这是昨天商量好的:今天收枣干,孩子们负责把枣干裹进布里,免得沾了灰;散修们则帮忙把晒好的枣干装进陶瓮,埋在学堂后院的灵脉旁,这样能存到冬天都不变味。
陆沉笑着应了声,手底下更轻了些。他把竹篾上的枣干轻轻扫进阿禾的篮里,枣干落在布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细沙落在绸缎上。
“你们可得把布攥紧了,” 他低头看着孩子们,“这枣干可是要送人的,不能有半点差池。”
“送人?送给谁呀?”
最小的孩子歪着头问,布角还沾着颗没晒透的小枣。阿砚正好提着空陶瓮走来,金绿灵丝帮着把篮里的枣干分到瓮里,笑着解释:“墨大叔说,邻城雾隐城这几年灵脉弱,收成不好,我们把枣干送些过去,再带些灵晶和护脉的法子,帮他们渡过难关。”
孩子们眼睛瞬间亮了。之前墨尘讲玄幽卫的故事时,提过雾隐城 —— 那是座被灵雾围着的城,城里的人擅长用雾灵气修行,只是十年前灵脉出了问题,连灵草都长得稀疏。
“我要给雾隐城的小朋友编灵草香囊!” 阿禾立刻举起手,布兜里还装着之前编剩下的灵草,“让他们戴着,灵气会变足的!”
“我也要!”
孩子们跟着起哄,围着阿砚要灵草。阿砚的感脉佩飘到灵枣林边,灵丝缠起几丛新鲜的灵草,轻轻落在孩子们手里:“小心别被草叶划到手,编的时候慢些,心意到了就好。”
苏清漪抱着断笛走过来时,孩子们已经坐在学堂门口的石阶上,低头编着香囊。她蹲下身,指尖碰了碰个孩子编歪的绳结,银线灵气轻轻绕着绳结转了圈,帮着把结调正:“编个枣叶的形状吧,雾隐城的人没见过灵枣,看到枣叶就知道是玄幽城送的。”
念念举着灵镜,镜头从编香囊的孩子,转到装枣干的散修,再到檐下晾晒的最后几串枣干。她特意把镜头凑近枣干,让镜光里的甜香都仿佛能透出来:“我要把收枣干的样子都录下来,等去了雾隐城,给他们看看我们玄幽城的样子,让他们知道枣干是怎么晒成的。”
墨尘捧着云泽的手记,坐在讲桌前,指尖划过书页上关于雾隐城灵脉的记载。玄幽卫的手记里写着,雾隐城的灵脉与玄幽城的副脉本是同源,只是雾隐城的灵脉更依赖 “雾芯”—— 那是藏在雾隐城中心的块晶石,能聚灵雾、稳脉气。只是十年前雾芯裂了道缝,灵脉才慢慢弱下去。
“林砚,” 墨尘抬头喊住正在检查陶瓮的林砚,“雾隐城的灵脉问题,或许能用护脉石的法子解决。只是他们没有灵髓珠,得用灵晶和灵草熬成的‘脉膏’填雾芯的缝,手记里有脉膏的方子,我们可以多准备些灵草带去。”
林砚走到桌前,看着手记上的脉膏方子:灵草要选凝灵草、云雾草、月露草,还要加玄幽城特有的灵枣肉 —— 灵枣的甜气能中和脉膏的寒气,让雾芯更容易吸收。“正好我们晒了这么多枣干,” 他指着窗外的陶瓮,“磨些枣粉掺进脉膏里,既实用,又能让他们尝尝灵枣的味道。”
接下来的两天,玄幽城都忙着准备赠礼。散修们把晒好的枣干分装成小袋,每袋里都放了片新鲜的灵枣叶;孩子们编了上百个灵草香囊,每个香囊里都塞了颗晒干的灵枣;苏清漪用灵泉水泡了些灵枣茶,装在陶壶里,说雾隐城的人喝了能润喉;陆沉则把寒灵斧磨得锃亮,还准备了些灵晶,说路上遇到邪物能用来补灵气。
出发那天,玄幽城的人都来送行。阿禾把自己编的最大个香囊塞给林砚,香囊上的枣叶用灵草缠了圈,还缀着颗小灵枣:“林哥哥,这个给你,你带着它去雾隐城,就像我们都陪着你一样。”
林砚接过香囊,别在腰间,指尖蹭过枣叶,暖得像揣了片小太阳。他回头看了眼玄幽城 —— 学堂的屋檐下还挂着几串没来得及收的枣干,灵枣林的枝叶在风里晃,散修们站在城门口挥手,孩子们举着灵草小旗子,喊着 “早点回来”。
“走吧。”
林砚转身,与阿砚、苏清漪、陆沉、念念、墨尘一起,朝着雾隐城的方向出发。阿砚的感脉佩在前面引路,灵丝缠着颗灵枣,偶尔飘到众人面前,让大家闻闻枣香;苏清漪的断笛时不时吹起段轻快的调子,银线灵气引着几只灵蝶跟着队伍飞;念念的灵镜始终悬在半空,记录着路上的风景。
走了约莫半天,就到了玄幽城与雾隐城交界的 “雾断岭”。这里的风裹着淡淡的灵雾,吹在脸上凉丝丝的。陆沉突然停下脚步,寒灵斧的冰焰亮了点:“前面有邪物的气息,很淡,像是蚀魂藤的残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蓝星学修道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蓝星学修道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