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诡异的是,那些本应脆弱的根部竟已深深扎入泥土中的陶片缝隙,仿佛主动寻到了支撑。
银丝般的纤维自根系蔓延而上,顺着茎秆蜿蜒攀升,最终汇入叶脉。
叶片遇雨则缓缓闭合,边缘微翘如伞盖,将雨水导成细流,涓涓归于根旁洼处,竟无一滴浪费。
“活了……它自己会躲雨!”有老农颤声低语,跪在泥中伸手轻触一株棉苗,指尖传来温润的震颤,像是碰到了沉睡血脉的搏动。
消息随驿马疾驰北上,三日不到便传至观脉台。
陆时砚展开热力图时,指尖微微发紧。
图上,江南那片区域的地脉光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黯淡转为莹蓝,如同星火燎原前的最后一瞬幽闪。
他抬眸望向窗外——沈清禾正立于高台之上,手中铜印悬空浮起,虽无风鼓荡,却嗡鸣不止,仿佛与地底某种存在遥相对答。
她神色沉静,眼底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波澜。
识海之中,九州农脉图再度扩张。
那道自北境延伸而出的金色脉络,此刻已穿越群山、横跨江河,笔直指向南方腹地一处荒芜山谷。
山谷深处,依稀勾勒出残垣断壁的轮廓——正是史册中记载、早已湮灭于战火的前朝“天工院”遗址。
而就在此刻,大地深处传来低沉震动。
不是雷鸣,也不是山崩。
那是一种极其规律的声响,绵延不绝,宛如千万根纺锤同时转动,织机交错,吱呀作响。
一声接一声,穿透岩层,叩击魂魄,似远古工匠仍在劳作,又似沉眠文明正借众生之手,重燃薪火。
沈清禾闭目凝神,掌心紧贴铜印。
她忽然明白,那一夜春燕纺线的节奏,并非偶然;陈机头七日不熄的窑火,也非孤例。
是千百人的意志在无形中汇聚,是无数双手不肯停歇的劳作,在唤醒这片土地的记忆。
土地记得一切。
它记得如何生长,如何庇护,如何回应人心中最朴素的渴望——活下去,活得更好。
她缓缓睁眼,眸光清冽如霜。
“柳三娘。”她唤道。
暗影中,一名素衣妇人悄然现身。
“江南求种的文书,今日已有十七村递来。”柳三娘低声道,“按旧例,可分批供种。”
沈清禾摇头,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不急。”
她转身走下石阶,足音落在青砖上,沉稳如钟。
行至库房门前,她驻足片刻,目光落在角落一堆新烧制的陶坯上——那是老夯最近赶工的器物,形制奇特,尚未启用。
“去告诉老夯,”她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加急做一批‘陶种匣’。”
柳三娘一怔:“多少?”
“先百只。”沈清禾淡淡道,“每匣……藏五粒棉种,一段带符文的陶片。”
风穿堂而过,吹动檐下铜铃轻响。
案上图纸未收,一角微掀,露出其下另一幅隐秘图样:一片形似稻穗却又非稻的奇株静静舒展,根系缠绕着断裂的青铜齿轮,叶片脉络间流转着与千家絮同源的银光。
而在极远之地,天工遗墟之下,纺车般不息的地鸣,仍在继续。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