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汛刚过,山后坊的后山坡还湿漉漉地冒着土腥气。
一场夜雨洗尽浮尘,却在黎明前撕开了一道口子——大地裂开三尺宽的深缝,黑得如同吞天巨口,直坠不见底。
村民围在外圈,脸色发白,窃语如风中枯叶。
“地龙翻身了!”“怕是要闹灾年!”有人跪地磕头,有人往后退缩,唯恐沾上不祥之气。
沈清禾披着粗布外衣赶到时,脚踩在松软泥地上几乎陷进半寸。
她没带随从,只让铁头远远守着,自己一步步走近那裂缝边缘。
冷风从地底涌出,带着一股奇异的湿润与腐殖气息,竟不似死土,反倒像沉睡已久的呼吸。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岩壁。
刻痕。
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刻痕,有的是字,笔画古拙,像是早已失传的农谚:“春不起垄,秋无归仓”;“一犁透骨,三年养土”;也有的是图案——星宿排列、月相流转、节气轮替,竟与她在空间中看到的部分灵泉滋养图谱隐隐呼应。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地裂。
她的瞳孔微缩,心中已有判断:这是人为封存的遗迹,而且……极可能与她手中的青铜印有关。
陆时砚悄然出现在她身后,手中撑伞遮雨,声音压得很低:“你感觉到了吗?空气里有种‘牵引’。”
她点头。
自从催熟十里稻田后,她的神识便对天地间的“脉动”格外敏感。
此刻,这裂缝就像一根断裂的经络,在无声呼唤着什么。
她闭眼,从空间取出一滴灵泉。
澄澈如琉璃的水珠悬于指尖,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微芒。
她轻轻将其滴落。
水珠坠入深渊,没有回响。
但下一瞬——
整条地缝骤然震颤!
岩壁上的刻痕仿佛活了过来,一道道泛起幽光,符文次第亮起,宛如星辰苏醒。
那些文字与星图开始流动、重组,最终凝成一组与青铜印背面完全一致的纹路!
甚至,连能量波动都同源!
沈清禾猛地后退一步,心跳如鼓。
“天仓印……不是终点。”她喃喃,“而是钥匙。”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老铁匠拄着拐杖走来,满脸皱纹沟壑纵横,眼神却前所未有地清明。
他望着地缝,久久不语,忽然双膝一弯,朝着沈清禾跪了下去。
“我瞒了三十年。”老人声音沙哑,“我是仓廪司末代匠官之后。祖训有言:‘守碑待主,铜尽火熄’。”
他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缺的铜片,锈迹斑斑,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厚重感。
他颤抖着将它递向地缝旁一块不起眼的黑石——那原被当作界碑立在此处多年,无人问津。
铜片嵌入底部,严丝合缝。
刹那间,黑石剧烈震动,表面剥落陈年污垢,露出内里铭文。
幽蓝光芒自纹路蔓延而上,直冲天际。
半空中,竟浮现一幅半透明的舆图!
山川河流、田野阡陌,九州疆域尽在其中。
而一条条细若游丝的光脉贯穿大地,彼此相连,构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网络。
最中央一点,正落在山后坊的地缝之上。
“这是……古农脉网?”陆时砚低声惊呼。
老人泪流满面:“三百年前,先祖们用‘息壤引脉,灵泉为血’,建起这张网,只为让贫瘠之地也能五谷丰登。可皇帝惧民智开化,恐百姓不再仰赖朝廷赏饭,遂毁天仓印,诛耕算之士,断脉封碑……火种,就这么灭了。”
沈清禾怔立原地,掌心微微发烫。
她终于明白为何空间会选择她——不是因为她懂现代农业技术,而是因为她的灵魂里,有他们当年未竟的执念。
“他们想唤醒土地的生命力。”她缓缓抬头,目光灼灼,“而我们,还能继续。”
当晚,茅屋议事。
苏秀才摊开《通览图》,结合今日所见,推演地脉规律;铁头负责警戒,防止外人靠近;陆时砚则翻遍古籍残卷,寻找“仓廪令”的蛛丝马迹。
“不能贸然触动全网。”陆时砚眉头紧锁,“万一引发地动或反噬,整个村庄都会遭殃。”
“所以我不会强启。”沈清禾平静道,“我要以地缝为基点,引灵泉灌溉,逐步试探地脉反应。若能唤醒一丝共鸣,便是希望之始。”
她顿了顿,声音坚定:“一人之力终究有限。但如果这力量可以传递——如果千千万万的农人,都能感知到土地真正的脉搏呢?”
众人默然。
良久,苏秀才开口:“建一座‘观脉台’。用陶管导流灵泉,埋入地下,配合数据记录温湿度、作物生长变化,观察是否有异常反馈。”
计划敲定。
七日后,第一股清泉自地缝缓缓涌出。
水质清澈甘冽,阳光下泛着淡淡金晕。
取之浇灌试验田中的麦苗,不过一夜,新叶竟长出三寸,根系粗壮如指,泥土松软得像是被无形之手深耕过。
沈清禾蹲在田埂上,捧起一抔湿土,深深嗅了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