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耕读堂内烛火摇曳,青烟细长地盘旋在梁柱之间。
沈清禾立于案前,那张泛黄古图静静铺展,仿佛承载着某种沉睡千年的秘密。
她的指尖缓缓划过山谷标记,声音不高,却如刀刻石:“这‘天仓遗脉’若真存在,便是能养活千万人的沃土秘境。可它不在官册,不载方志,只藏于东宫旧档——说明前朝也视其为禁地。”
朱小乙站在角落,眉头紧锁:“既是禁地,为何要传给执钥之人?沈娘子手中这枚青铜印,莫非……是开启它的凭证?”
陆时砚倚门而立,衣袍微湿,昨夜雨未歇,他彻夜未眠,眼底带着淡淡的倦意,目光却锐利如初。
他缓步上前,俯身凝视图纸良久,忽然开口:“或许不是藏,是封。”
众人一怔。
“你看这里。”他指尖轻点图中溪流转折处,“三道回环,形似锁链。而两侧峭壁夹峙,如钳制之势。这不是寻常地貌,是人为镇压的阵势遗痕。”他抬眼看向沈清禾,“你我皆知,那地缝吸灵气、吐青雾,非自然形成。每逢月圆之夜,空间震颤,灵泉翻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深处苏醒。若它真是‘粮源之始’,那我们手中这枚青铜印,便不只是储物之器——而是开锁之钥。”
堂内一片寂静,连烛火都仿佛凝滞了。
沈清禾沉默片刻,眸光渐冷。
她终于明白,那道悄然裂开的地缝,并非空间进化的征兆,而是一场漫长封印的松动。
天仓遗脉,不是馈赠,是考验;不是宝藏,是责任。
“若此地落入奸人之手……”她低声说道,“一场浩劫将至。”
话音未落,门外急促脚步声传来。
朱小乙推门而入,脸色铁青:“孙元禄勾结府衙差役,已查封冬市!罪名‘私设关卡、逃税牟利’,扬言三日内抄没山后坊所有囤粮!百姓人心惶惶,已有几家偷偷撤摊。”
杜掌柜拍案而起:“岂有此理!咱们的税银分明按律缴纳,账目清清楚楚!”
“他们要的不是税。”陆时砚淡淡道,“是要断你的根,毁你的信。”
沈清禾却未动怒,反而转身取来笔墨纸砚,语气平静得令人心惊:“停工。”
“什么?”众人错愕。
“三日内,全坊停工。”她提笔蘸墨,字字铿锵,“只做一件事——绘制《九州农产通览图》副本。”
她目光扫过众人:“此图七年心血,集百村节气、土性、水脉、轮作之法而成。从北疆寒地麦种,到南岭双季稻期,无一虚录。现在,我要它飞出这座山,落地生根。”
朱小乙迟疑:“可冬市被封,民心动摇,此时停工,恐惹非议……”
“非议不怕。”沈清禾冷笑,“怕的是沉默。他们说我谋私利,那我就把最大的‘利’——活命之术,捧出来晒在日头下!”
她当即便率队出发,亲自走访各村老农。
从鸡鸣起身,到星斗满天归来,她踏遍溪南坡、翻越断崖岭,一笔一划校对耕作时辰,记录水源流向。
陆时砚则留在耕读堂,彻夜誊录,以密语标注运输捷径与灾年备荒点。
每一笔皆藏深意,每一线皆布伏局。
第三日黄昏,残阳如血,冬市中央尘土飞扬。
一声巨响,震碎晚风。
一尊黑铁碑自云雾中缓缓立起,高逾丈许,通体乌沉,表面无字,却透着冷铁沉光,仿佛自大地深处拔地而起。
围观百姓惊退数步,有人低呼:“那是……老铁匠的锤纹!”
人群后方,老铁匠悄然退去,袖口还沾着未干的铁屑。
他未曾言语,只是远远望了一眼那碑,转身隐入暮色。
沈清禾立于碑前,风卷裙裾,手中展开三份《通览图》,帛面泛金,字迹清晰。
“此图耗时七载,集百村经验而成。”她声音清越,穿透人群,“今日献予朝廷:一份存户部以利国策,一份交太学院以启民智,一份公示天下,任百姓抄阅。”
她顿了顿,目光如炬。
“我不求赏,只求一句公道——若我沈清禾所行是‘妖’,那天下勤耕之农,岂非皆魔?”
死寂。
下一瞬,杜掌柜扑通跪地,双手高举:“老朽愿以全号商路,助此图传遍江南!”
一人跪,百人随。
黑铁碑前,百姓纷纷伏地,眼中含泪。
有人喃喃:“这才是真正的仓廪之实……”
而在千里之外,淮北灾区,萧景行正立于焦土之上,查看旱情。
忽有快马疾驰而来,递上一封急报。
他拆开一看,眉头骤然一震。
“《九州农产通览图》现世?由一名女子所献?”
指尖微微发紧,他翻开附件中的副本,目光落在一页关于淮北旱区作物轮替之策的记载上——
“春种黍稷以固土,夏播?子以抗旱,秋收芜菁补粮缺,冬覆秸秆保墒情。”
一字一句,精准如神。
暴雨如注,天地间被一层狂乱的银线织成迷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