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一路穿篱过巷,绕过沉睡的柴垛与晾晒的竹匾,最终停在赵绣娘与王铁匠两家之间的矮篱下,静静伏着,触须微颤,仿佛在等待什么。
阿丑躲在桑树后,冻得手指发麻,却不敢挪动分毫。
这一等,便是整夜。
翌日清晨,天刚破晓,赵绣娘推门而出,提着木桶去井边打水。
她脚步匆匆,却不料脚下湿滑——一片沾满露珠的桑叶横陈阶前。
她一个趔趄,眼看就要摔倒,忽然臂上一暖,一只有些粗糙却有力的手及时扶住了她。
是王铁匠。
他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外,手中还握着半凉的铁锤,脸上竟泛起少年般的红晕。
“这……这叶子怎么在这儿?”他结巴着,目光躲闪。
赵绣娘低着头,指尖掐进掌心,声音轻得像风吹柳絮:“谢了。”
两人谁也没多言,匆匆分开。
可那短短一瞬的触碰,却如火星坠入干草堆,在晨光中悄然燃起一丝未曾预料的情愫。
阿丑躲在暗处,瞪大了眼睛——那一片桑叶,分明就是昨夜小蚕停下之处所落!
更奇的是,自那日起,每夜小蚕都悄然出动,沿固定路径爬行,所过之处,泥土上总会留下淡淡丝痕,如同一条隐形的银线,悄然串联起两户人家的门槛。
而次日清晨,总有些“巧合”发生:王铁匠晾在院外的布匹被风吹落,恰巧落在赵绣娘门前;赵绣娘晒的丝绵被骤雨突袭,王铁匠冒雨抢收,衣裳湿透也不言语。
孩童们最先发觉异样,围在篱笆外叽叽喳喳。
没几日,村中便流传起一首新编的歌谣:
“雪娘娘牵线,瞎蚕做媒官,
铁锤敲出布,火光照双欢。”
有人嗤笑荒唐,可更多人望着那道若隐若现的银丝痕迹,眼中多了几分敬畏。
连老塾师听闻后也只是长叹一声:“天地有灵,何必拘于礼法?”
清明前夕,赵绣娘踏着细雨而来,肩上背着一匹绸缎,层层叠叠,色泽温润如朝霞初升。
她将缎子轻轻铺展在沈清禾案前,纹路徐徐显现——并蒂莲开,双梭交绕,寓意不言而喻。
“我想用它换一样东西。”她的声音不再颤抖,而是坚定如磐石,“一块宅基地。我要建个织坊,收孤女、寡妇、逃婚的姐妹。名字我都想好了——‘双梭堂’。”
沈清禾凝视着那匹缎子,又抬眼看向眼前这个曾经低头走路的女人,如今脊背挺直,目光灼灼。
她笑了,提起朱笔,在《共耕录》上划出一角,郑重批下二字:“批了。”
顿了顿,她补充道:“不过有个条件——每收一人,得教会她认三个字。”
当夜,小蚕静静爬回沈清禾枕畔,蜷成一团,触须轻颤,像是在梦中微笑。
窗外,远处夯土声隐隐传来,第一座属于女子的工坊地基正在筑起,锤声笃定,如心跳节拍,敲碎旧世沉寂。
而在育种坊最深处,一株新生桑苗的根系之下,幽蓝微光再次闪动,仿佛回应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变革。
谷雨将至,山野静默,万物蓄势。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