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来自院门外的呼喝,如同冬日惊雷,裹挟着姑孰江边的铁血煞气,骤然撕裂了永福里小巷的宁静。声音洪亮、冷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方才与荀羡学术探讨的余韵彻底驱散。
“陆昶陆着作郎可在?征西大将军府使者到!速速开门接令!”
陆昶的心猛地一紧,该来的,终究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潮,整了整衣冠,对身旁面色瞬间苍白的阿罗微微颔首,示意她不必惊慌,随即稳步上前,亲手打开了那扇略显斑驳的院门。
门外的景象,让巷中那些悄然窥探的邻里呼吸都为之一窒。
一名身着玄色轻甲、外罩猩红战袍的魁梧军吏,手按刀柄,神情冷峻如铁,目光锐利如鹰隼,当门而立。其身后,四名同样顶盔贯甲、腰佩环首刀的西府精锐亲兵,如雕塑般雁翅排开,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使得这寻常巷陌仿佛瞬间变成了军帐辕门。军吏手中,高擎着一只一尺余长的黑漆军令筒,筒身阴刻着狰狞的虎头吞口,正是权倾天下的征西大将军桓温之徽记。
那军吏见陆昶现身,锐利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确认了身份,并无任何寒暄客套,直接展开一份裱糊硬挺、盖着鲜红大将军印的公文,声若洪钟,朗声宣读:
“**征西大将军令谕:**
**咨尔秘书省着作佐郎陆昶,吴郡人士。本将军闻尔少具隽才,学通经史,辩才无碍,尤晓军国利害。前于建康清议,所陈‘固本四策’,颇合机要;近岁声名鹊起,足显非凡。**
**方今胡尘未靖,中原板荡,朝廷用人之际,正宜效命之时。大将军府总理征伐,参赞机务,亟需俊彦。尔既怀才具,岂可埋首案牍,空老于笔墨之间?**
**特此辟召尔为征西大将军府行军参军,秩六百石。令到之日,即刻赴姑孰军前效力,不得迁延稽违!**
**此令!**
**征西大将军 桓温**
宣毕,军吏将公文卷好,连同那只沉甸甸、象征着绝对命令与未知命运的黑漆军令筒,一并递向陆昶,语气平板无波,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陆参军,接令吧。”
没有询问,没有商量,唯有冰冷的、强硬的指令。“辟召”——出自桓温这等手握雄兵、睥睨天下的强藩之手,其意味绝非寻常征聘,更像是一道不容抗拒的军令。这意味着跳过所有繁冗的吏部铨选与考绩,直授要职,一步踏入帝国权力的核心漩涡;但也意味着从此身家性命、前程荣辱,都将与桓温这艘巨舰牢牢绑定,休戚与共。
机遇滔天!风险更是灭顶!
陆昶能感觉到周遭空气凝固如铁。身后的阿罗指甲掐进了掌心。邻里门窗缝隙后,那些窥视的目光充满了惊骇、同情与一丝幸灾乐祸。他深知,此刻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这方小院,无数只耳朵正竖起着这里的动静。
他缓缓伸出双手,极其稳定地接过了那份沉重如山的军令与简册,面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不见丝毫波澜,声音沉稳回应:“臣,陆昶,接令。”
那军吏见陆昶如此镇定,眼底掠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旋即恢复冷硬:“大将军求贤若渴,参军既已接令,还请速速处置京中琐务。三日后辰时,会有军士前来,护送参军前往姑孰大营。告辞!”言罢,毫不拖泥带水,转身挥手,带领甲士翻身上马,蹄声如雷,碾过青石板路,顷刻间远去,只留下满巷的死寂和令人窒息的无形压力。
陆昶捧着那灼手的征辟令,转身回院,关紧了门扉。
消息如野火燎原,瞬间烧遍了建康官场的每一个角落。
“桓元子竟直接辟召了那陆昶?!”
“行军参军!那可是能预闻军机的心腹职位!真真一步登天!”
“一步登天?我看是一步踏进了鬼门关!去了那姑孰,便是桓温砧板上的肉,是生是死,全凭人家心意!将来若有什么风吹草动,第一个祭旗的就是他!”
“此子才华横溢,桓温果然不会放过。只是这吃相,未免太过霸道!”
“山雨欲来啊…王、谢、郗、庾各家,今晚怕是无人能安眠了。”
乌衣巷,王府。
王彪之闻报,面色阴沉得几乎滴下水来,手中那柄温润的白玉如意被他攥得咯咯作响。“桓元子…好快的手腕!好狠的算计!”他瞥了一眼身旁脸色煞白、嫉恨交加却又隐含一丝恐惧的王坦之,冷声道:“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此人已非我等可随意拿捏。是龙是虫,且看他在桓温麾下,能挣扎几时吧!”
谢府,东山别业。
谢安正于竹下与客对弈,闻听心腹管事低声禀报,执子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白玉般的棋子映着竹叶间漏下的天光。随即,那子稳稳落下,断了大龙去路。他仿佛无事发生,只对一旁静坐观棋、眸光微凝的谢道韫淡然一笑:“棋枰之外,忽落惊子。山外之山,终非池中之物。且看风云如何变幻吧。”谢道韫垂眸,指尖一枚墨玉棋子无声转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东晋风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