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counter-offer(反报价),依然超出了东海分行的风险底线。
陈永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他知道,这是对方在试探他们的真正底线。
“郭总,”陈永清缓缓开口,“贵方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但是,60%的抵押率、严格的资金监管、以及基于资产质量的质押率,是我们经过贷审会确定的、关乎资产安全的核心底线,恕难调整。”
他的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我们坚信,专业的风险管控,是银企长期合作的基石。或许其他银行能提供更宽松的条件,但我们能提供的,是更稳健、更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我们希望鼎峰选择的,是一个能同舟共济、穿越周期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只在顺境时提供资金的机构。”
谈判陷入了僵局。
郭磊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王鹏紧张地看着陈永清,老周依旧面无表情,赵伟则低着头,看不清神色。
就在这时,林墨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悄悄看了一眼,是王鹏发来的一条简短信息:「刚得到消息,鼎峰有一笔信托下周到期,金额不小。」
林墨心中一动。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信息。鼎峰之所以如此急切,并对资金监管如此敏感,很可能是因为其短期偿债压力巨大,需要灵活调动资金。
他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轻轻推到陈永清面前。
陈永清目光扫过,瞳孔微缩,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看着郭磊,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力度:“郭总,我们理解企业有企业的难处,尤其是在资金调度方面。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讨论资金监管的细节,比如,在确保项目用款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更清晰、更高效的审核流程,而不是简单地提高免审额度。这需要我们双方财务人员更深入的对接。您看如何?”
陈永清没有点破,但话里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我知道你们的压力,我们可以谈,但在原则问题上,不会退让。
郭磊盯着陈永清看了几秒钟,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他显然听懂了弦外之音。最终,他靠回椅背,摆了摆手,语气有些意兴阑珊:
“好吧,陈行长,你们的原则性,我今天算是领教了。这样,方案我们留下再研究一下。毕竟,选择合作伙伴是大事,我们需要综合权衡。”
他没有把话说死,但也没有松口。
第一次正面谈判,在不欢而散的危险边缘堪堪刹住车,无果而终。
回程的车上,气氛沉闷。谁都清楚,虽然没谈崩,但距离成功,依然遥远。
“林墨,刚才那条信息,很关键。”陈永清闭目养神,忽然开口。
“是王哥提供的消息。”林墨忙道。
王鹏在前面开车,嘿嘿一笑:“凑巧,凑巧。”
陈永清睁开眼,目光深邃:“鼎峰的资金链,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张。但这既是我们的机会,也意味着风险在加大。接下来,是耐心的较量了。”
林墨望向窗外,鼎峰大厦在后方渐渐远去。这场谈判,如同高手过招,看似平静,内里却已交锋数个回合。他学到了一点:在银行的谈判桌上,除了专业和原则,信息,往往是最致命的武器。
喜欢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