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清看着林墨:“银行不是学术机构,我们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平衡。这笔贷款,有足值抵押,老板可靠,用途真实,还能带来不错的利息收入和存款沉淀(贷款部分会转为存款),为什么不做?如果我们只做报表完美的企业,那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得不到金融支持,我们也别开展业务了。”
林墨脸有些发烫,他发现自己确实陷入了完美的数字陷阱,缺乏对现实商业世界的理解。
“当然,你的风险意识是好的。”陈永清语气缓和了些,“这份报告里提到的几点风险,比如对单一客户依赖度过高,原材料价格波动,都需要在贷后密切关注。你可以把报告修改一下,重点突出这些风险点和监控措施,结论改为‘建议在加强贷后管理的前提下予以支持’。”
“是,陈行,我明白了,我马上修改。”林墨心悦诚服。
“嗯。另外,光看资料不够,下午跟我一起去企业实地看看。记住我跟你说的,感受比数字更重要。”
下午,林墨跟着陈永清来到了位于市郊工业园的永鑫精密。厂区不算大,但整洁有序,机器轰鸣,工人们都在忙碌。老板吴总是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中年人,穿着工装,亲自在门口迎接,态度谦和甚至有些拘谨。
在参观车间和交谈的过程中,林墨仔细观察。他发现吴总对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都如数家珍,谈到技术和产品质量时,眼睛里会有光。财务总监是个略显刻板的老会计,提供的资料和王鹏之前给的差不多。但在林墨假装随意地问起一笔其他应付款的构成时,老会计眼神闪烁了一下,才含糊地说是暂时的往来款。
这个小细节,被林墨记在了心里。
回程的车上,陈永清问林墨:“感觉怎么样?”
“吴总人很实在,是做事的人。工厂管理看起来也不错。就是……”林墨犹豫了一下,“就是那个财务总监,提到一笔往来款时,好像有点不自然。”
陈永清赞许地点点头:“观察力不错。那笔款子,王鹏之前侧面了解过,是吴总临时从他小舅子那里拆借来发工资的,他可能觉得不太光彩,所以不想明说。但这恰恰说明吴总在困难时期首先想到的是保障员工,而不是拖欠,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林墨再次感到震撼。原来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可能蕴含着截然不同的解读。银行的信贷艺术,远非冰冷的模型可以概括。
几天后,永鑫精密五百万的贷款顺利批了下来。吴总专门打电话给陈永清和林墨道谢,语气里充满了感激。这笔贷款也为营业部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日均存款。
林墨修改后的报告,得到了陈永清的肯定。但他心里清楚,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他见识了王鹏的“江湖智慧”,也领略了陈永清的“平衡艺术”,更瞥见了赵伟那种激进的展业方式。
这天快下班时,王鹏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哎,林墨,听说鼎峰集团那边,最近有大动作。”
“鼎峰集团?”林墨想起资料里那家本地知名的民营企业,涉及地产、贸易等多个领域,是分行的重要客户。
“是啊,他们那个新上的财务总监,路子很野,正在各家银行间询价,据说要搞一笔大额的综合授信。”王鹏眼里闪着光,“这可是块肥肉,谁要是能拿下,年底奖金就不用愁了。赵伟那小子,最近往那边跑得可勤了。”
林墨看向赵伟空着的工位,心里隐隐感觉到,一场围绕优质客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打响。而他这个新人,即将被卷入更深、更急的“金水”旋涡之中。
喜欢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