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实验室搭建在一个废弃的矿洞深处,幽暗的灯光下,林闻溪团队正在对抢夺来的样本进行紧急分析。洞外,老王带领的护卫队紧张地警戒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警惕。
“样本的活性在快速下降,”伊万诺夫盯着显微镜,眉头紧锁,“必须立即进行培养扩增,否则就会失去研究价值。”
顾静昭检查着培养设备:“我们的移动培养箱功率不足,无法维持所需的恒定环境。”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样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活性。一旦完全失活,所有的牺牲都将失去意义。
“矿洞深处温度比较恒定,”小张提议,“也许可以建立临时培养区?”
方案立即被执行。队员们迅速在矿洞最深处清理出一片区域,用所有可用的保温材料构建简易培养室。但条件仍然简陋,温度波动很大。
“这样不行,”林闻溪摇头,“温度波动反而会加速样本死亡。”
更糟糕的是,监测设备显示日军已经锁定了他们的位置,正在缩小包围圈。巡逻队的脚步声偶尔从洞外传来,每一次都让所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
“必须立即转移,”老王从洞外进来,面色凝重,“日军距离我们不到三公里了,最多还有两小时就会搜索到这里。”
时间紧迫,样本危殆,困境重重。林闻溪面临着一个几乎无解的选择:要么立即转移,冒险保住可能已经失效的样本;要么留下来继续研究,但可能被日军一网打尽。
“分头行动,”他最终决定,“一组带样本立即转移,另一组留下继续研究,尽可能多地获取数据。”
这是一个残酷的决定,意味着留下的人将面临极大危险。但令人感动的是,所有人都争相要求留下。
“我熟悉样本特性,我留下。”伊万诺夫第一个表态。 “我是医疗负责人,理应留下。”顾静昭紧随其后。 “我年轻,跑得快,可以最后撤离。”小张也不甘示弱。
最终,林闻溪选择了伊万诺夫和小张留下继续研究,其他人准备转移。顾静昭虽然担忧,但也明白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转移组开始紧张准备。样本被分装到特制的保温容器中,加入稳定剂延缓活性下降。每一个步骤都在与时间赛跑。
洞外,日军的搜索网越收越紧。侦察兵报告,至少有三支日军小队正在从不同方向逼近,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包围圈。
“必须制造 diversion,”老王说,“否则我们根本冲不出去。”
爆破组开始在矿洞的多个出口布置炸药,计划制造多点爆炸,分散日军注意力。
然而,就在准备过程中,一个意外发生了:小张在操作样本时,不慎导致少量泄漏!
刺耳的警报顿时响起,红色的警示灯旋转闪烁。 “立即隔离!最高级别防护!”林闻溪大喝。
泄漏区域被紧急封闭,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泄漏可能已经改变了洞内的环境,使得整个矿洞不再安全。
“监测显示泄漏量很小,已经被吸附材料控制,”顾静昭检查后报告,“但洞内空气可能已有微量污染。”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尽快撤离,否则所有人都有感染风险。
时间更加紧迫了。日军包围、样本危殆、环境污染,三重危机同时压来。
“提前引爆!”林闻溪果断下令,“制造混乱,立即突围!”
爆破组立即行动,在各个出口同时引爆炸药。轰隆的爆炸声在山谷中回荡,山石滚落,尘土飞扬。
正如预期,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搞懵了,包围圈出现了短暂混乱。
“就是现在!突围!”老王带领护卫队率先冲出,为科研组开辟道路。
转移组紧随其后,携带着珍贵的样本容器。林闻溪和顾静昭断后,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资料。
突围战斗异常激烈。日军虽然暂时混乱,但很快组织起有效抵抗。子弹呼啸,爆炸连连,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最危急的时刻,一支日军小队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前后夹击。
“走投无路了!”一名队员惊呼。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林闻溪突然注意到一侧山崖上有条几乎看不见的小径:“从那边走!郝老汉说过那是采药人的秘密通道!”
队伍立即转向,艰难地攀上山崖。日军紧追不舍,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无数碎石。
小径险峻异常,仅容一人通过,下方就是百米深渊。队员们只能贴着岩壁缓慢移动,还要保护样本容器不被碰撞。
更糟糕的是,日军调来了狙击手,精准的火力让队伍寸步难行。
“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老王焦急地说。
危急关头,林闻溪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主路径,从岩壁下降到底部河谷!”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方案。岩壁近乎垂直,下降过程中完全暴露在日军火力下。但也是唯一可能摆脱追击的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针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