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严肃而细致的检阅中,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小袋柏子仁,因储存时密封稍有不严,已有轻微的“走油”现象,原本应有的清香被一股不新鲜的油腻气所取代,祖父当即将其拣出,弃之不用,叹道:“药性已败,如士卒疲敝,不可再驱之上阵。” 另有部分枸杞子,颜色鲜红欲滴,异常诱人,祖父拈起几粒,放在掌心轻轻搓揉,指尖竟染上淡淡的红色,他眉头紧锁,语气沉痛:“此等色泽,恐非自然晾晒所能及,多半是用硫磺过度熏制以防腐增色。看似美观,实则药性已遭破坏,更可能残留毒质,害人不浅,断不可留!” 这些被清理出来的劣药、陈药,虽数量不多,却让林闻溪深刻体会到“药若不良,意虽善而反害”的沉重含义。
整个盘点过程,从清晨持续到日影西斜,犹如一场对过去一年所学药材知识的全面总复习与严峻大考。林闻溪全身心投入其中,大脑飞速运转,努力将书本上的描述与眼前真实的药材对应起来,进行比较、鉴别、判断。那些原本停留在《药性赋》歌诀中的抽象药名,如“黄芪”、“甘草”、“羌独活”、“苍白术”,此刻变得无比鲜活、具体,各有其独特的形态、气味、质感,仿佛拥有了生命。
黄昏时分,盘点方告结束。新近炮制、晾晒好的优质药材,被小心翼翼地装入干燥的陶罐或锡罐中,用蜡纸密封,贴上标签,珍重存放。那些经过检验、品质道地的“老兵”,被安置在顺手易取的位置。而清理出来的些许陈货、劣品,则被集中起来,待日后妥善处理。偌大的药库,经过这一番彻底的检阅与整理,焕然一新,井然有序,弥漫着一种洁净、沉稳、蓄势待发的力量。
祖父缓缓直起腰,用布巾擦拭着额角的细汗,看着虽然面露疲惫、眼神却格外清亮湛然的孙儿,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深沉的微笑:“善。识药、辨药、储药,乃医家之根本,如同将军须熟知麾下每一名士卒的秉性、特长与状态。药若不真,方虽妙而无功;药若不良,意虽善而反害。今日所为,看似琐碎枯燥,实则是筑就医术殿堂最不可或缺的基石。望你永葆此份慎谨敬畏之心,对待药库中的每一味药材,都如同对待前来求诊的每一位病患,心存仁念,一丝不苟。”
林闻溪迎着祖父的目光,庄重而坚定地颔首。他再次望向那重新归于整齐、静谧、却蕴藏着无穷力量的百子柜,每一格紧闭的抽屉,在他眼中都像是一本等待开启的宝典,藏着自然的奥秘与先贤的智慧。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守护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明白,这座药库,不仅是他学医的起点,更将是他需要用一生去探寻、去理解、去敬畏的圣地。窗外,暮色四合,雪落无声,而堂内,药香沉静,薪火相传。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针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