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的画也是如此,无论光线还是衣料,皮肤都恍如实质,但偏偏整个作品却一眼就能看出是这是画的,或许是因为现实不可能那么美,也不可能那么梦幻。
王旭心中营造出来的自然是他之所想,借由光影表现出来,就成了画,成了电影,成了王旭独有的艺术风格。
他在艺术领域上的成长,并非他全身心投入的时期,反而是这一段随意的时光造就的。
就好像他最好的电影,却是那部玩笑间拍摄的《赤伶》。虽然他到现在也只拍了一部长片,一部短片还有一堆MTV罢了,在这方面的成就并不算多。
电影奖项王旭只得过一些小奖,比如土星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MTV倒是拿过年度MTV金奖之类的。
而那部仅仅随着写真集全球赠送的短片《赤伶》,却被王晶花送去了法国戛纳,还获得了那年的短片单元金棕榈。
这也是华夏人第一次获此殊荣,一时间王旭在国内电影圈子里的名声大噪,王旭破天荒的还跑了一趟戛纳,好吧,其实是王霏想去高卢国逛街了。
然后就那么意外的获奖了,王旭自己都没搞明白为什么,你要说王旭的片子没水平,那肯定是瞎扯,但你要说它有多深刻,思考有多悠远,那更是瞎扯。
戛纳虽然并不是那么看重政治,但也绝对不会对一部反应二战小日子侵略题材的电影开什么绿灯,这部片子更是远离了所谓的人性探讨。
这部片子描述的就是极致压迫之下的复仇,伶人对自身职业的虔诚,让他做出了最极端的选择,熊熊烈火,也烧不尽他的愤怒,但那已经他能做到的所有。
老谋子还一直劝王旭把那个片子翻拍成完整的90分钟版本,然后上映,王旭其实本来也有类似的想法,主要是他觉得后来几部抗战的片子都拍的太恶心了。
所以,他甚至都想自己拍一个,但他要求尽量根据真实案例编写,这就让编剧们集体emo了,弄了半天都没有弄出王旭满意的剧本。
就是这么残酷,现实有时候比想象的恶行更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赤伶》的获奖,却突然让王旭释怀了,也就放下了非要拍点什么的想法,过去不要忘就是了,至少未来不能再那样。
赤伶虽美,但不过是后人做了个梦、唱了首歌罢了,怎么可能比得上真实的历史的压抑与恐怖,当然,某些国家自己编的那些不算。
比如,那部着名《辛德勒的名单》,故事很感人,拍的更是精彩,光影、色调,镜头运用都堪称经典。
但未来发生的一切,让这片子的内核本身却散发着腐臭。或许那个民族的人并没有好好看看这部电影,而是仅仅把它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王旭资助下搞的西方伪史未尝没有被这些肆意篡改历史的行为恶心到,然后打算正本清源的想法在其中。
同样的,现实有时候比小说还讽刺,《赤伶》这么一部甚至带着些MTV风格的电影,居然就真的获奖了,王旭都不知道这算不算黑色幽默。
获奖词是美轮美奂的古典风格,血腥暴力下的极致审美,冷厉残酷的历史真实与如梦似幻的舞台伶人,完美得就像是一幅油画。
然后,在当晚的酒会上,王旭就大概明白了前因后果,法国人也看上了华夏的市场,一个短片金棕榈而已,面对王旭这样的真正有实力的神秘东方大佬,高卢人给出了很大的诚意。
王旭自然无所谓,他也乐得多和上面说说,引进海外的又不是只能引进好莱坞,给欧洲和小日子之类的也留点啊。
虽然后来西方的那一套基本上趋同了,但在九十年代,这些国家和丑国之间的分歧可是真心不老少。
欧洲和丑国在航空领域一直相互竞争着,但又同时默契的一起打压其他人,丑国和小日子也没那么融洽,这会儿正一棒子一棒子的敲打小日子呢。
所以说人其实真的很贱,这会儿的丑国要比二十年后对欧洲和小日子好多了,特别是欧洲,丑国在全世界抽血的时候都还不忘了给欧洲也嘬上一口。
小日子国内固然被折腾的够呛,但跟着大佬的脚步全世界收割也让大部分民众其实过得还挺好的。
但这会儿的欧洲和丑国还真就挺刚的,时不时冒出来各种和丑国对着来的事情,嘲笑丑国人没文化也还是欧洲人的日常。
社会上的各种言论也没那么圣母,对加害者的同情更没有到歇斯底里的程度。到是被丑国用大棒子揍了二十年之后,整个西方都好像抽叶子抽多了似的,连什么是疼什么是爽都分不清了。
反正就是现实世界真的很魔幻,得亏王旭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然他真的就能信神拜佛去了。
说起来,工科党就这点好,他们能够迅速的认清现实和幻想,找出现实的差距,接受现实,然后埋头干就是了,至于能不能最终追上,那根本就不在最初的考虑之中。
绝大部分的工科生都没什么伟大的目标和理想,可能能牵个漂亮姑娘的小手,能和心爱的女人共度余生就是最美好的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科生的华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工科生的华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